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發文組建大賽組委會的全國大學生競賽項目(教高司函[2005]211号),是教育部、财政部通過“質量工程”持續三次資助的全國大學生競賽項目之一(教高函[2007]30号、教高函[2009]7号、教高函[2010]13号),賽制為每兩年舉辦一次。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是首批進入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排行榜的競賽項目,在全國高校和教學評估專家中享有極高的聲譽。
根據《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主題和内容的通知》,為推進我校創新人才培養,選拔優秀項目參賽,經研究決定舉辦第十屆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現将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大賽目的
大賽目的在于引導高等學校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設計意識、綜合設計與制造能力及團隊協作精神;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和工程實踐的訓練,提高學生針對實際需求通過創新思維,進行機械設計和工藝制作等實際工作能力;吸引、鼓勵廣大學生踴躍參加課外科技活動,為優秀創新型人才培養創造條件;同時,選拔優秀項目參加第十一屆湖南省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
二、大賽主題與内容
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2024年)的主題為“機械創新推進農業現代化、自然和諧邁向仿生新高度”。内容為“設計與制作:1)用于生産國産雜糧和 10 種蔬菜的播種、管理和收獲的小型專用機械(簡稱:興農機械);2)以提高仿生機械運動性能為目标的‘仿生青蛙’和‘仿生蝴蝶’(簡稱:高性能仿生機械)——将設定評分指标,對兩類仿生機械的運動性能進行比賽和仿生設計評審。”
所有參加決賽的作品必須與本屆大賽的主題和内容相符,否則,作品不能參賽。提倡在設計機械作品時應用智能技術、數字(孿生)技術或 5G+通信技術等,以提升作品的時代特征。對本屆大賽主題和内容的進一步說明等事宜,見《第十一屆(2024 年)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參賽須知》。
組織與領導
第十一屆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由教務處主辦,機電工程學院承辦,機電工程學院科技部和科技創新協會協辦。
四、參賽對象
我校在校本科生均可自行組隊參賽,每個參賽隊學生人數不得多于5人,指導教師不多于2人。
五、參賽方式與安排
1、參賽方式:參賽隊學生自接到本通知後,即可按大賽主題和内容的要求進行準備(參賽和作品要求參照附件2、附件3國賽标準執行),最終完成作品的設計和制作,将作品帶到比賽現場進行演示和答辯。同時,所有參賽學生和指導老師加入比賽交流群QQ群:530775899,驗證信息:姓名+年級專業,及時了解參賽信息。
各參賽隊須向大賽組委會提交如下參賽作品資料:
(1)參賽報名表(見附件1),
(2)設計圖紙(包括裝配圖、主要部件裝配圖、重要零件圖)和完整的設計說明書1份(包括紙質和電子文檔);
(3)實物樣機或實物模型(作品演示時不能對決賽現場有環境污染、場地破壞);
(4)介紹作品功能的視頻錄像(3 分鐘之内,限 mp4 或 rmvb 格式)。
2、報名時間:
(1)預報名:參賽隊伍應于2024年3月15日前進入大賽組委會官方QQ群并填寫預報名表格;
(2)正式報名:參賽隊伍應于2024年3月20日前提交正式報名表(需要指導老師簽字)。
3、校賽時間:2024年3月30日(星期六)下午14:00。
4、比賽地點:長智樓一樓活動大廳。
六、參賽作品資料報送地點
1、參賽報名表紙質檔(1份)報送至:長智樓A508室;
2、參賽報名表和參賽作品相關資料電子檔打包發送至郵箱:3010724159@qq.com;附件命名規則:參賽作品名稱+隊長姓名+指導老師姓名。
聯系人:劉馳; 聯系電話:18075161888
七、評獎
學校組織有關專家進行評審,評審專家根據作品的合理性、創新性、實用性、制作及性價比等方面對作品進行評分。根據參賽隊伍數設立一等獎(15%)、二等獎(20%)、三等獎(25%)給予表彰。獲獎作品将頒發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獲獎證書。
本次大賽将選出若幹名優秀作品代表學校參加2024年5月上旬第十一屆湖南省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省級獲獎作品将由省賽組委會推薦參加2024年6月舉辦的全國大賽。
教務處
機電工程學院
2024年3月8日
附件1:第十一屆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報名表.doc
附件2:第十一屆(2024年)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參賽須知.pdf
附件3: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高性能仿生機械比賽手冊.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