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學單位:
為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大會和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教育部全面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實施方案》等文件要求,挖掘梳理各專業課程中的“德育元素”,使全體教師、各項教學活動與教書育人同向同行,根據《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課程思政”實施方案》(長大黨〔2019〕49 号),學校決定開展2019年度“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建設項目申報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目标
強化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充分發掘和運用各學科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建設一批充滿德育元素、發揮思政功能的示範課程,培育一批具有親和力和影響力的“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和團隊,總結推廣一套“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典型經驗和特色做法。
二、申報要求
1.課程負責人師德師風良好,熱愛教育教學,積極開展教學改革。原則上應具備副教授及以上職稱,近三年承擔本科教學工作。
2.申報課程範圍應為我校人才培養方案中開設的通識教育課程、專業課程,建設期間開課至少二學期。
3.課程負責人教學水平較高,鼓勵各項教學獎勵獲得者及高層次人才率團隊申報并實際主導課程建設。
4.課程負責人近年主持校級(含)以上教改項目、指導學生獲得校級以上競賽獲獎或在核心期刊發表教學研究論文或獲得過校級(含)以上教學成果獎。
5.有課程教學團隊且結構合理,教研活動和科學研究活躍,教學研究等成果較為豐碩。
三、組織實施
1.申報與評審階段(2019年7月15日-9月9日)
各教學單位動員所有教師參與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每個專業推薦1門專業課參評,由各教學單位彙總報教務處,經專家評審并公示後,遴選20門“課程思政”示範課程進行立項建設。
2.立項建設階段(2019年9月-2021年7月)
根據《申報表》内容,課程負責人積極組織開展課程思政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各教學單位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推動工作開展。2020年9月中期檢查,2021年秋季學期結束,完成結題報告。
3.驗收階段(2021年9-12月)
學校成立專家組,對項目開展驗收評價,通過驗收的課程認定為校級“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并在全校推廣經驗。
四、項目建設要求
1.對照《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課程思政”實施方案》中的驗收标準開展建設。
2.開展“課程思政”集體備課、示範課程觀摩聽課活動。每門課程至少于期初開展1次集體備課,期中開展1次全校示範公開課。集體備課情況、聽課人員姓名等及聽課記錄表,由各教學單位彙總統計,報教務處備案,作為結題驗收的組成部分。
3.積極參加各級課程思政教師培訓及教學競賽活動。
五、項目建設成果
1.一份新修訂的課程教學大綱。新教學大綱須确立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課程目标,并結合課程教學内容實際,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點、教學方法和載體途徑,以及如何評價思政育人成效。新教學大綱應在本課程原教學大綱基礎上修訂而成,注重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機銜接和融合。
2.一套新課件、新教案。根據上述新教學大綱編制能體現“課程思政”特點的新課件或新教案。
3.一套能體現改革成效的課程建設材料,包含2則課程思政教學案例(參見附件2)、2個緊扣“課程思政”主題的微課視頻、1次示範公開課資料及高清照片、1次集體備課或教學研讨會資料及高清照片等;本課程學生的反饋及感悟,以及其它可體現改革成效的材料。
六、其他
1.各教學單位要高度重視,認真組織做好“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建設項目的申報工作。課程申報負責人應認真研讀“課程思政”相關資料,積極改革創新,及時報送相關材料。各教學單位要認真總結活動中的好做法、好經驗。
2.2019年度學校計劃立項建設20門“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建設周期為三年,給予每門課程2萬元建設經費,分階段撥付,立項撥付1萬元,通過結題驗收撥付1萬元。
3.2019年9月9日前,各教學單位将申報表(附件1)一式五份和彙總表(附件3)一式一份加蓋二級單位公章,報送至教務處,同時發送電子版至聯系人郵箱。不接受個人報送,逾期不予受理。
聯系人:曾老師,聯系電話:0731-84261518,郵箱:46039242@qq.com。
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教務處
2019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