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化學(本科,限招理科)
培養目标:
本專業培養适應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科學素質、紮實的化學化工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較強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能在相關企業、職能部門、科研單位、學校等從事化學化工領域的技術研發、工程設計、管理和教學等工作的應用型人才。本專業設置精細化工與表面精飾兩個專業方向。
主幹課程:
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化工原理、儀器分析、有機合成、精細化工工藝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化學反應工程、化工分離工程、計算機在化學化工中的應用、應用電化學、表面處理技術、塗料制備工藝、電鍍工藝學、塗裝工藝學、工業催化、精細化學品化學、香料香精生産技術。
專業概況:
本專業是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獲得“中央财政支撐地方高校建設專項資金”資助的三個專業之一,其“應用化學”學科是湖南省“十二•五”重點建設學科,現擁有湖南省“光催化工程技術”高校科技創新團隊。本專業十分重視實驗教學平台的建設,注重學生實驗創新能力的培養,建有化學基礎實驗室和應用化學專業實驗室。實驗室儀器設備總值700多萬元,擁有TENSOR 27 型紅外光譜儀、島津UV-2450紫外光譜儀、Agilent 5973N氣質聯用儀、日立F-7000型熒光光譜儀等大型儀器設備。本專業具有良好的實訓教學平台,具備多個實踐教學基地,其中“長潤發塗料有限公司”為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優秀教學實習基地。
本專業現有專任教師及科研人員19人,其中教授4人、博士8人、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人選1人,“長沙市第四批學術技術帶頭人培養對象”1人,“湖南省青年骨幹教師”2人。專業教學體系科學,教學水平高,擁有一門省級精品課程 “化工原理”,以及2門校級精品課程 “有機化學”和“儀器分析”。本專業教師獲得國家教育規劃課題1項及省級教研教改課題4項,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3項,校級教學成果獎1項。專業教師具有較高的科研能力,近4年主持科研項目53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公開發表論文140篇,其中被SCI、EI收錄60篇,獲得多項國家發明專利授權,獲得省級自然科學獎勵2項,校級自然科學獎勵2項。
就業方向:應用化學專業人才的市場需求前景非常好,年均初次就業率達97.9%,是學校就業率最高的幾個專業之一,很多本專業的畢業生已經成為各企業的生産技術骨幹。同時近五年平均考研錄取率達20%。專業涉及面非常寬,就業面很廣,社會需求巨大,可在化工、冶金、商檢、衛生、儀器、環保、醫藥、石油化工、精細化工等企事業、行政部門從事産品開發、生産管理、實驗室的管理、維護,及進行化學分析、儀器分析和經營管理等工作。
環境工程(本科,限招理科)
培養目标:環境工程以認識人類生存環境的自然規律、保護生态環境、保護自然資源、實現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為目的。本專業培養适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掌握環境污染控制原理、污染物治理技術和工程設計等系統的環境工程專業知識,并熟練掌握外語和計算機應用技術,能夠在環境工程的設計研究單位、各級政府環境保護的規劃與管理部門、工礦企業,從事工程設計與施工、規劃與管理、科學研究、産品開發、生産運營等工作的本科應用型人才。
專業概況:本專業共有專任教師1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講師6人,助教2人;有博士學位的5人,在讀博士1人,有碩士學位的6人。
本專業堅持教學為主,以科研推動學科發展,以學科建設提升專業建設。近五年,專業專任教師共承擔科研課題50項,其中國家級課題1項,省級課題20項,市廳級課題22項,校級課題7項,共發表論文60餘篇,申請專利6項。鼓勵和倡導學生參與科技創新活動,培養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由學生主持申報的“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踐計劃”獲省教育廳資助項目3項、校級資助21項。
本專業重視實踐教學條件的建設和實驗實踐教學,确保學生能力素質培養。其中,環境工程實驗室面積850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達300萬元;現有穩固的校外實習基地8個,并與湖南國幀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湖南萬容科技有限公司、湖南仁和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湖南聯合餐廚處理有限公司、湖南華銀株洲火力發電公司、長沙市開福區污水處理廠、長沙市固體廢物處理中心和湖南機電職院機械工程培訓中心等多家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
主幹課程:流體力學、工程力學、環境工程微生物學、環境監測、環境工程原理、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環境物理性污染與控制、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評價。
就業方向:環境工程專業涉及面寬,就業面廣,社會需求巨大,近三年,初次就業率均超過了95%。其中,畢業生中約30%學生考取了環境類專業碩士研究生,從事科學研究學習與工作,其餘畢業生在環境工程的設計研究單位、各級政府環境保護的規劃與管理部門、工礦企業,從事工程設計與施工、規劃與管理、産品開發、生産運營等工作。
生物工程(本科,限招理科)
培養目标: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生命科學基本理論,掌握現代生物技術及其産業化科學原理、工藝技術和工程設計等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在高等學校或科研機構從事科學研究,能在生物醫藥、食品、飼料、環保等領域的生産企業及事業、行政管理部門從事與生物技術應用、産品設計、生産管理和行政管理的應用型高素質人才。本專業設置生物制藥與生物營養制品兩個專業方向。
主幹課程:無機及分析化學、普通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生理學、分子生物學、細胞工程、發酵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生物分離工程、藥理學、制藥工藝學、藥物分析、藥品生産質量管理工程、營養學、營養制品工藝學、食品分析與檢驗、功能食品學、營養制品安全與質量控制。
專業概況:本專業是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首批重點建設專業,湖南省 “十一五”重點建設專業和“十二•五”經費資助專業, 其“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科是湖南省“十二•五”重點建設學科,“高通量生物技術在現代農業中的應用”科研團隊是湖南省首批科技創新團隊,“水産生物工程飼料”産學研基地是湖南省産學研合作示範基地。本專業與企業聯合開辦了“大北農班”,設有“大北農助學金”。以在讀學生為法人代表創辦了“長沙健硒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學生自主創業公司4家。本專業十分重視實踐教學條件和基地建設,注重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建設的生物學實驗室包括生物工程專業教學實驗室、生物工程大學生開放實驗室、生物工程專業校内實訓基地三部分,擁有Beckman核酸蛋白定量儀、MX3005P實時定量PCR儀、生物發酵罐等大型儀器設備,儀器設備總值達550.21萬元。本專業與湖南大學、長沙國家生物産業基地、長沙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長沙國家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本專業現有專任教師18人, 其中教授6,博士12人(留學美國、加拿大博士2人),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6人;省級學科帶頭人2人,省級青年骨幹教師1人,長沙市科技特派員1人,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學科評審專家1人。本專業教師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面上項目、青年項目等國家級、省級、市級科研課題45項,可支配科研經費800萬元以上、在《PLOS ONE》、《AMINO ACIDS》等國内外權威刊物發表科研論文78篇,其中SCI和EI收錄論文23篇。
就業方向:生物産業是21世紀的朝陽産業,是國家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産業之一,它将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産業,學生畢業後能在高等學校或科研機構從事科學研究,能在生物醫藥、食品、飼料、環保等領域的生産企業及事業、行政管理部門從事與生物技術應用、産品設計、生産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近3年,本專業就業率在99%以上,有25%左右的學生考取本領域的碩士研究生,從事科學研究或高等教育的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