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課程設計管理辦法

發布時間:2019-03-27 責任編輯:admin  來源:系教務辦 

 

課程設計是教學計劃中不可缺少的實踐性教學環節,為規範其教學與管理工作,保證教學質量,特制定本辦法。

一、課程設計教學基本要求

(一)課程設計的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正确的設計思想,理論聯系實際的工作作風,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

2.加深學生對該課程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的理解和掌握,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與生産實踐經驗,獨立分析和解決工程技術問題的能力。

3.通過課程設計實踐,訓練并提高學生在理論計算、結構設計、工程繪圖、查閱設計資料、運用标準與規範和應用計算機等方面的能力。

(二)課程設計的教學要求

1.堅持加強對學生的基本功訓練,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繼承與創新相結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教師因材施教、嚴格要求相結合;抓智力因素教育與非智力因素教育相結合,實現教書育人。

2.課程設計必須制訂課程設計教學大綱(要求見課程設計教學大綱規範),明确規定課程設計的目的、要求和教學内容。教學大綱由中級職稱以上教師編制,符合課程教學大綱編制規範,經過二級學院(部)審定後,成為課程設計主導性教學文件,不得随意更改。

3.課程設計任務書和指導書(指導書編寫規範見附件1)由指導教師編寫,教研室主任審定,在布置課程設計任務之前發給學生。課程設計任務書應包括以下内容:

1)題目;

2)已知技術參數和設計内容;

3)設計工作量;

4)要求。

課程設計任務書的格式因課程性質及課程設計的類型不同而不同,具體格式由開課二級學院(部)或教研室負責制定。紙幅大小為A4紙。

課程設計指導書應包括師資力量、師生配比、設計步驟、設計要點、設計進度安排及主要技術關鍵的分析、解決思路和方案比較等内容。

4.課程設計圖紙及說明書(或學年論文)由二級學院負責保管,保管時間為8年,對于有示範意義的優秀課程設計圖紙及說明書(或學年論文)保管期限可适當延長。

課程設計材料的裝訂順序為:設計計算說明書封面→課程設計任務書→課程設計鑒定表→目錄→正文→參考文獻。學年論文的裝訂順序為:學年論文封面→任務書→摘要→目錄→正文→參考文獻。

(三)對指導老師的要求

1.指導教師的資格

課程設計的指導教師必須由講師(或相當于講師)及講師以上的教師擔任,助教(已獲得碩士學位的教師除外)一般不能獨立承擔指導工作。對第一次承擔指導工作的教師,由教研室(或二級學院)組織他們親自做一遍,審查通過後方可上崗。

2.指導教師的職責

1)選擇題目,填寫題目彙總表(見附件4),拟定任務書,制定指導計劃(見附件5);

2)向學生下達設計任務書;

3)檢查學生的工作進度和質量,耐心細緻地進行指導,及時解答和處理學生提出的問題;

4)對學生的指導内容要有記錄,以便在答辯時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

5)審查學生完成的設計資料與文件,确認學生的答辯資格;

6)在指導課程設計過程中,注意言傳身教,教書育人;

7)參加答辯和學生的成績評定工作;

8)按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内填好成績單,并分送學生所在學院和教務處;

9)撰寫指導課程設計工作總結一式二份,一份存開設課程設計的二級學院(),一份存教務處。

3.指導學生的人數

每位指導教師指導課程設計的學生人原則上不超過20人(上機除外)。

4.指導時間

指導教師必須堅守崗位,在指導課程設計期間,一般不應出差,若确因工作需要出差,則必須經(二級學院)主管領導批準,并委托相當水平的教師代理指導,每個工作日指導時間不少于4小時。

二、課程設計選題

1.選題要求

1)課程設計的内容應屬課程範圍,應能滿足課程設計的教學目的與要求,能使學生得到較全面的綜合訓練。

2)課程設計的題目和内容應符合生産實際的情況,有正确的技術參考資料,對模拟性質的“題目”不得年年重複使用。

3)課程設計題目的難度和工作量應綜合考慮教學計劃規定的學時數以及學生的知識和能力狀況,既能使學生獲得充分的實踐鍛煉,又能在規定的時間内經過努力完成任務。

2.題目審定

課程設計題目由指導教師拟定,并經教研室主任審定。課程設計的題目也可由學生自拟,但必須報教研室主任審批同意後方可執行。

三、課程設計檢查

1.日常檢查

整個課程設計進行過程,指導教師都要随時對學生的課程設計工作進行情況和設計質量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對重大問題要及時向教研室和學生所在學院彙報。

2.答辯檢查

答辯期間,學生所在學院要組織檢查組深入到答辯現場進行檢查,檢查要點包括:

1)檢查學生是否按設計任務書完成全部工作;

2)仔細審查學生的設計圖紙是否合格,實驗結果和程序運行是否正确;

3)仔細審查設計計算說明書(或論文)撰寫是否規範;

4)檢查指導教師是否履行了自己的職責;

5)檢查答辯組織與答辯過程是否規範,檢查學生的答辯質量。

檢查後要由學生所在學院寫出檢查工作總結,一式兩份,一份存學生所在學院,一份存教務處,對這期課程設計做出總的評價,肯定成績,找出問題,指明改進完善的方向,要表揚先進,鞭策後進。特别要對課程設計的教學管理進行總結。

四、課程設計計算說明書(論文)撰寫規範

說明書是體現和總結課程設計成果的載體,一般不應少于3000字,對文管類課程設計或學年論文,要撰寫一篇完整的論文(一般不少于4000)

1.說明書(論文)基本格式

說明書(或論文)手寫、打印均可,手寫采用作業本、黑色簽字筆工整書寫,打印時正文采用小四号宋體,A4紙,上下左右各留20mm,行間距采用22磅。文中标題采用小四号黑體。

2.說明書(或論文)結構及要求

1)封面(包括:題目、所在學院、班級、學号、指導教師及時間等項(見附件2))

2)任務書

3)摘要(僅适合于論文)

摘要是論文内容的簡短陳述,一般為100300字。

關鍵詞應為反映論文主題内容的通用技術詞彙,一般為35個左右。關鍵詞應在摘要中出現。

4)目錄

目錄要層次清晰,要給出标題及頁次,目錄的最後一項是無序号的“參考文獻”。

5)正文

正文應按目錄中編排的章節依次撰寫,要求計算正确,論述清楚,文字簡練通順,插圖清晰,書寫整潔。文中圖、表及公式應規範地繪制和書寫。

6)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格式參照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畢業設計(論文、創作)相關要求。

五、課程設計答辯及考核

答辯是課程設計中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通過答辯可使學生進一步發現設計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搞清尚未弄懂的、不甚理解的或未曾考慮到的問題,從而取得更大的收獲,圓滿地達到課程設計的目的與要求。

1.答辯資格審查

按計劃完成課程設計任務,經指導教師審查通過并在其設計圖紙、說明書或論文等文件上簽字者,方獲得參加答辯資格。

2.答辯小組組成

課程設計答辯小組由23名講師及講師以上職稱的教師組成,由教研室(或二級學院)負責組織。

3.答辯

課程設計審查通過後,由答辯小組主持答辯。答辯前,答辯小組應詳細審閱學生的課程設計資料,為答辯作好準備,答辯中,學生須報告自己設計的主要内容(約5分鐘),并回答答辯小組成員提問的2-3個問題或回答考簽上提出的問題。每個學生答辯時間約10分鐘。答辯過程中,應做好記錄,供評定成績時參考。

4.成績評定

答辯結束後,答辯小組應舉行會議,按照學校的規定,客觀公正地确定學生的答辯成績。課程設計的成績由平時表現成績和答辯成績兩部分組成。答辯成績由指導教師和答辯小組兩部分評分組成,兩部分的權重由各教研室(或二級學院)自行制定。課程設計的成績采取五級記分制:優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成績分布要求合理,優秀者一般不超過總人數的20%。

學生的課程設計鑒定表(見附件3)應由教研室主任審核簽字。

課程設計缺課時間達三分之一者,不得參加答辯,成績記為不及格。成績不及格者,不能在下學期期初補考,必須随下一年級重修。

六、教研室工作職責

1.審定課程設計題目、任務書和安排指導教師;

2.組織課程設計答辯和成績評定工作;

3.考核全室指導教師的工作;

4.認真進行課程設計工作總結。

七、學院()工作職責

1.組織課程設計答辯檢查,及時處理設計中出現的問題;

2.考核指導教師的工作,表揚先進,鞭策後進;

3.經常組織研讨,課程設計教學改革,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探索加強課程設計教學管理的途徑和方法。

八、檢查與評估

課程設計檢查與評估工作主要以各二級學院自評為主,學校将不定期進行抽查。學校抽查由教務處組織相關專家成立評價小組進行抽查,對受評單位進行逐項檢查并給出結論。

九、附則

1.集中性實踐教學環節課程中,學年論文、課程論文、寫作訓練等非畢業論文(設計、創作)課程,參照本管理規定執行。

2.各二級學院()可根據本學院()的具體情況制訂相關的實施細則。

3.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實施,原《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課程設計管理規定》(長大教〔2013134号)同時廢止。

附件:1.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課程設計指導書規範(略)

2.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課程設計說明書封面(略)

3.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課程設計鑒定表(略)

4.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課程設計題目彙總表(略)

5.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課程設計工作計劃表(略)

 

版權所有: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股份)有限公司-Official website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洪山路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