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春季心理健康保健常識

發布時間:2019-03-12 責任編輯:陳可人  來源:生物與環境工程學院學工辦 

   1、問:為什麼春季大學生心理疾病呈現高發現象?

答:俗話說“黃花黃,人發狂”。每年的3-5月是重性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焦慮症、躁狂症、精神分裂症等)高發季節,通常發病率約占全年的一半,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如下:

(1)春天氣壓較低,容易引起人腦分泌的激素紊亂,造成心理機能的混亂,從而誘發焦慮症、躁狂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疾病。

(2)春季雲霧蒙蒙、陰雨連綿的天氣是引發抑郁症的外部因素。

(3)春天多變的氣候會使人的情緒波動較快,容易煩躁不安,從而增大了引發心理疾病的概率。

(4)春季萬物複蘇,人體大腦對外界刺激比較敏感,容易出現情緒不穩定。

(5)“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是一年的開始,有些人會急于改變自我現狀,給自己制定較高的目标,從而造成較大的心理壓力。

2、問:春季心理疾病發作有沒有一些前兆表現?

答:春季心理疾患發病的前兆表現,主要有睡眠障礙和情緒障礙,如失眠、早醒;情緒不穩、浮躁不安;沒有明顯原因的持續疲乏感,休息後也難以複原;容易為小事發脾氣,或常自責,有内疚惑,自我評價過低等。這時如不加以注意,就會引起慢性疲勞綜合症、抑郁症、焦慮症、躁狂症、精神分裂症等。

3、問:哪些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春季應該被特别關注?

答:(1)長時間情緒低落的學生;(2)多門功課補考的學生;(3)家庭發生變故的學生;(4)失戀的學生;(5)特别孤僻的學生;(6)特别自卑的學生;(7)有心理疾病史的學生;(8)最近行為反常的學生;(9)承受挫折能力特别差的學生;(10)有重大身體疾病的學生;(11)就業有困難的畢業生。

4、問:哪些措施可以預防大學生春季心理疾病發作?

答:(1)調節情緒,保持良好心情;(2)及時化解心理壓力,提高抗壓能力;(3)維護良好人際關系,完善心理支持系統;(4)培養興趣愛好,發展特長;(5)增強自我意識,制定合理目标,做到自知、自信;(5)掌握基本的心理調适方法;(6)心理問題嚴重時,自己無法調節,及時聯系心理咨詢中心。

5、問:如何調節情緒,保持良好心情?

答:良好的情緒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靈丹妙藥,因此,大學生要注意調節情緒,時常維護良好的心情。

(1)遺忘。不要把今天的煩惱帶到明天,多想光明的一面,少想陰暗的一面。

(2)宣洩。苦惱時,找可信任的、談得來的朋友傾心交談,将心中的郁悶及時傾吐出來,以免積壓成疾。

(3)轉移。當情緒不佳時,可将情感轉移到其他活動上去,如寫字、打球、唱歌、購物等,從而将心中的苦悶、煩惱、憤怒、憂愁、焦慮等情感轉移或替換掉。

(4)寬容。對别人要寬宏大量,不要求别人一定按你的想法去辦事,原諒别人的過錯,給别人改錯的機會。

(5)陶冶身心。經常參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社交活動和文體活動,也可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培養生活的情趣。在工作學習之餘,應常到公園遊玩或赴郊外散步,欣賞鄉野風光,體驗大自然美景。

(6)運動。适當的體育活動可以放松緊張的精神狀态,能将由各種壓力所緻的心理疲勞轉化為體力上的疲勞。心理疲勞轉化為體力疲勞後,會随體力疲勞的恢複而恢複。在體育運動中,由于人的精神專注于運動中,注意力進行了轉移,能暫時忘掉生活中的各種煩惱。再者,運動中的競争或遊戲性質充滿了樂趣,能愉悅人的精神,調節不良情緒,達到緩解壓力的目的。

(7)放松訓練。具體做法是:被人激怒後或十分煩惱時,可做深呼吸運動,摒除腦海中的一切雜念,并配合肌肉的松弛訓練,在心理工作者的數次指導後,放松訓練法便可自如運用。

(8)确定恰當的目标。應該根據自身的條件來确定目标,量力而行,不要對自己的期望值太高。隻有正确地估計自己,審時度勢,客觀地确定目标,才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态,減少心理上的壓力。

6、問:如何及時化解心理壓力,增強身心抗壓能力?

答:持續的心理壓力是心理疾病産生的罪魁禍首,因此,大學生要及時化解心理壓力,提高抗壓能力。以下是大學生應對壓力的常規步驟和方法。

(1)承認已經發生的事實。

(2)把可能出現的最壞後果列出來,逐個進行分析,并制定應對措施;

(3)接受它并包容它。人生短暫,大學生有更多、更重要的人生任務,不要在一件事上耗費太多時間、精力;

(4)做運動,讓自己身體疲勞,心理放松;

(5)積極轉移注意力,讓自己去忙另一件事;

(6)學會挫折心理的自我調适方法。比如:自我暗示法、放松調節法、想象脫敏法、呼吸調節法等;

(7)積極從朋友、家庭、集體中尋求社會支持,獲得心理幫扶;

(8)不斷地自我激勵,經常與成功人士交往、看成功人士傳記、參加心理素質潛能開發培訓班等等。

7、問:如何維護良好的人際關系,完善心理支持系統?

答:維護良好的人際關系,完善心理支持系統,是心理健康的堅強後盾。

(1)共情。人際關系的本質是人與人之間情感的聯系與溝通,情感的溝通越充分,雙方共同擁有的心理領域就越大,人際關系就越親密。

(2)主動交往。在社會關系中,那些主動開始交往活動,主動去接納别人的人,在人際關系上較為自信,特别是當産生人際危機時,主動解釋,消除誤解,對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非常重要。

(3)換位思考。如果我在他的位置上,我會怎樣處理呢?經常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理解和處理問題,一切就會變得簡單多了。

(4)給人以真誠的贊美。“人性中最深切的品質,是被賞識的渴望。”心理學家認為,被贊美能釋放一個人身上的能量,調動人的積極性。當然贊美别人要選準角度,恰如其分,要具體實在,要真誠。

(5)給人以友善的微笑。

(6)記住對方的名字。你的名字被别人記住,尤其是事隔多年還被人記住,這使你獲得一種被人重視的成就感或者被人記住的親切感,這等于贊賞了你,肯定了你。

(7)保持适當交往的距離。這裡所說的距離,主要是指應有的禮貌和尊敬。有些人一旦混熟了,就丢掉了分寸感,進入了彼此不分的境界,到了這種程度,友情就容易走向反面了。

(8)善于寬容他人。俗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因此在交往時要将心比心,善于諒解和寬容他人。

(9)切忌自我投射。自我投射是指内在心理的外在化,即以己度人,把自己的情感、意志等特征投射到他人身上,以為他人也如此。

    (10)幫助别人。心理學家發現,以幫助與相互幫助開端的人際關系,不僅容易樹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而且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可迅速縮短,從而迅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版權所有: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股份)有限公司-Official website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洪山路98号